找到相关内容8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慈善事业与佛教文化

    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。在佛典中慈悲助人、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,比比皆是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发展慈善事业正是践行佛法的要求。所以,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,佛教的济贫思想就与中国的慈善事业结合起来。过去,佛教...

    弘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151917.html
  • 何者是无明

    如何报复对方,杀生、捶打等等,都是因嗔而起。对乐受生贪爱,对苦受生嗔恨,不明是非,不缘三世,执着现境,起惑造业,都是与颠倒相应。   类似这些情况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。如前所说:“不怕境界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5153738.html
  • 坛经的启示

    感叹禅皆一如,此即我,一个下愚学佛法者由坛经所获得滋味。而后人中,或有现肝胆而缺当机之喝者,或有重妙法而废人情冷暖者,总嫌不美;以至有棒喝无肝胆、有人情缺妙法、东施效颦、人前猿后者,比比皆是更无从提起。...

    圆刚、圆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5255982.html
  • 慈善与佛教

    慈善与佛教   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,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大慈,与一切众生乐;大悲,拔一切众生苦。”佛典中慈悲助人、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,比比皆是。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、割肉喂鹰,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,出家证道,弘化十方;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;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;观音菩萨救苦救难;地藏菩萨教化地狱等等。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,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。   佛教主张悲悯众生,提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4956481.html
  • 佛教——一肩担却古今愁

    自净其意, 是诸佛教”。  可见,慈悲于众生,利他而放下我执,正是佛陀精神的所在。  在佛教典籍中,慈悲助人,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。  从佛陀舍身救虎、割肉喂鹰;到地藏王菩萨.地狱不空,誓不成...

    王立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5358686.html
  • 千寿寺的兴衰与“北十方院”

    有的只是贫瘠的薄田和荒芜的沙草滩。后来,这里的农民庄户们发现,沙田虽薄但易种植各种瓜类。于是,为生活所迫的人们,便改种粮为种瓜,聊以裹腹。偌大一片土地上,西瓜、南瓜、东瓜……比比皆是。天长日久,这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2659279.html
  • 佛国茗香—九华山茶诗掇英

    黄石毛峰品质最佳,又据青阳女史介绍,九华佛茶春夏之交方萌芽,因此清明前是无法采摘的。忆及此次在山上问茶时,店家标榜之“明前佛茶”却比比皆是,但经沏泡察看,审底便知究竟矣!从先贤九华山茶诗中“雨前”备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3560856.html
  • 古城宝塔各尽其妙 佛教文化灿烂辉煌

    或改作它用,但在宝塔周围佛教文化、佛教遗迹比比皆是。虎丘塔下的生公讲台、点头石,人们传颂着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讲经说法的故事。罗汉院双塔几经兴衰,寺院毁于战火,但正殿遗址尚存。在正殿遗址上还有石柱、石础...

    宋永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3964715.html
  • 为效法“无恶名畏”之勇者喝采──序《 诸说中第》── 力挺佛陀在人间

    圣者自居,却视教证与教诫为无物者,比比皆是!难怪宋人讽“增上慢者”谓:“圣人满街走,大师多如狗”!我佛弟子能不反躬自省,戒言慎行乎!  今逢本书出版前夕,特作此序以资鼓励。唯愿见闻者,正见增明!   ...

    释传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4569482.html
  • 佛教与生活密不可分

    不可忽视的强大后备力量,佛教灵寺的力量来源于万众的供奉,而灵寺同时又成为僧俗相沟通、僧俗皆受益的桥梁。  佛教建筑、绘画、雕刻中艺术珍品比比皆是,其中的许多作品极贴近生活,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正定隆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2269741.html